网络上真的有许多种不同的优秀的人
作者:米拉 日期:2009-11-03 12:23:44
有的人就是贵人,比如今天看到一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2009-11-03 09:36:18 痴儿猫 (求异存同)
容易消失的“爱”,那是自我界限的临时崩溃,属瞬间高峰体验。
有另一种更持久的爱,属高原体验类型的,不易消失,但攀登过程比较艰难,要克服的阻力也很多。
我做出的回应:
这种说法非常有趣,很赞同。
一种爱是感官上的,一种沉溺感,属于荷尔蒙失调症状,容易消失
另一种爱是责任,是相濡以沫后的平静平淡,相反这样的爱还更长久持续,生死难离
这样一说,感觉就坦然很多。
而喜欢可能就是荷尔蒙从高峰到平衡的阶段,矛盾的产生会让人们从热恋的极爱的幻觉中降温下来,一部分人会成熟的看待这种低谷变化,继续成长扶持进而慢慢走向另一种“高原”爱
这种说法很不错,cheers(但愿我没理解错:P)
让我对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总问自己爱是什么,并且总认为婚姻必须要有第一层次的爱 - 即感官的沉溺感。可是能处理低谷,站稳了并携手走向高原的爱才能长久。这给了我非常好的解释。
这一刻我很想与他分享。总是流连在表层而进入不了深层的原因就在这。
而我,也再度决定了要将自我的提升放在首位,这是让自己走向高原爱的根本,健全独立的人格,才是根本。再摘一下我的一段回复:
一夫一妻制是没有问题,我想林帆的重心是旨在“心智健全”,的确,两个心智不健全的人“捆”在一起,生活会更痛苦,结婚只是肉体的陪伴,就象人会有缺乏感,而另一个人只是弥补了空间缺乏感,可心灵的却难以弥补。
我也觉得健全的婚姻是基于两个心智健全的独立人格的两个人的基础之上。
所以,我就算变成阿姨了也还是一个剩女,正在为心智健全、人格独立自由,加油呢:)
希望自己变得更成熟,这样才能找到我真正想要的“一夫一妻制”:p
另外,也觉得台湾的教育成果的确比大陆的有效和人性很多,大部分人都有素养有思想。他们的思想不是困于我们所在的表层,而是深入和肯定在各自的现实生活中。
以前看这位MM的日志也很有feel:http://whatwewant.spaces.live.com/
不得不想究竟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是经由什么样的经历而来,非常好奇。
另一个关于“如何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也是我挺大的疑惑:帆的回复挺成熟,即分享和付出 = 快乐
“我一直覺得沒有什麼快樂是「屬於」誰的.甚至年紀越大,越發現真正的快樂建立在自己能給予別人什麼,讓別人真心地快樂了,我比他更快樂.我的一個朋友說的,大家樂才是真的樂,跟你分享~”
我的回复:
看过一些书,讲:如果你要什么就给出什么,如果要爱就给出爱,我想这点和林帆的意思相同。
给出理解就能得到理解,给出认同就能得到认同,给出笑容就能得到笑容,给出烦恼就会换得烦恼,给出愤怒会换来愤怒,所以给出快乐也能换来快乐。
于是这问题又绕回来了,要给出快乐,就必须自身有快乐,这就象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某种概念:来源于外界的快乐是痛苦,来源于自身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