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之路的现状..

昨天在网上浏览了关于UCD、UE相关的文章,单单就中文的文章就足够庞大,更别提英文的,比如我现在看到的这篇http://www.cooper.com/journal/personas/ (目前读起来有点痛苦的说),8过国外的交互、用研等技术和概念非常Nice(虽然不一定就符合了中国网友的“网情”),发现网络知识铺天盖地、灰常恐怖,这文库量实在是庞大,若是围着它打转转,估计没学到什么就得先转死!特别是没有focus没有goal的乱转,更不用谈。昨天随手转了几篇觉得不错的文章,结果越转越晕 -- 不到一会儿竟然转载了十来篇,天,这么下去这Blog成转载大全了!万万不可以!可是怎么办呢?这么多文章我都想保存呢。 不过我明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必不可取,应该要一点点的咬到烂才能吸收得好(黑米也得煮三小时才能被胃好好吸收的说),所以须重质无须重量。

于是搞清当前的focus,再根据目标定位才是我应该做的,玩转载切不可取哇…不过相当佩服这些玩用研的认真仔细的态度,比如这篇:UX Matters的一份研究 就让我跌破了眼镜,光是讨论表单元素是直排还是横排就用掉了数千字的研究。更别提这篇文章Putting personas under the microscope(将角色模拟放到显微镜下研究),一语中的!昨天看到一些UC达人们对着一个小问题又是画图又是图片一堆就觉得会不会太过认真,比如光是一个商品缺货提示就能找出各大同行的相关图片进行对照,并比较认为哪一种最好(不过这些“认为”应该也是脱离了用研的吧?),就先看看臭鱼的blog:http://www.chouyu.com.cn/,对细部的研究让我傻眼,以前觉得用研或交互是创造性工作,可以加入不少“个人主张”在里面,现在才发现自己简直门都没摸到,大为汗颜,怪不得要引入“心理学”(心理学引入最成功的当属google的invite制了吧),这样一看,就越觉得看得越多,匮乏越多,压力越大。

不过,小声说一句,现在工作强度着实不高,老张对我的工作也放宽了足够的弹性,所以能在工作时间学习这些知识,不过我也同时希望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并引入工作,就算老张不能认可这些“细节”,也给大家新的视角去看待网站的运作吧。

回头来看看,这些排山倒海的信息,我既想留存,又不想转载,又不知道保存到哪,于是我下载了“cyberArticle”,这个软件能将网文copy起来,也可以导出为chm,不过…copy的效果非常“惊悚”,这对挑剔“外观”的我来说不能容忍,所以我还是想找一个既可以收藏也可以保存的类似“经验袋”又比360经验袋更干净,并支持导出的网站,目前没找到…delicious注册一直出错,所以放弃。其实不想陷于细点,倒是对需求更感兴趣,这点上,似乎UCD、UE与需求有点分家,UCD、UE主要是了解用户的习惯心理操作感(涉及到布局、用辞等),而需求是对流程、用户想要什么、能给用户什么等。这点上有点不同,总之综合发展吧。更别提我还修了项目管理的专升本,Orz,事儿真多。

花花昨天和我说“我从来不学习,工作中就足够学习了”,这点让我极为羡慕,好的团队、成长性强的团队,能发挥各人所长,在工作中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因为knowing isn't enough,实践方可出真知,可惜没有这样的条件,于是只能自己创造条件上,在创造条件之前,只好自己先学好做好…毕竟现在“从零开始”,一切都有得学。不管怎样!better late than never!

简要的列出focus和安排:
1、手上的书:认知心理学、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信息架构学 : 21世纪的专业、设计沟通十器、一目了然 : Web软件显性设计之路(比较头疼的是…有很多书想看,图书馆却没得借,到时只能去书城看了,以前买书太大手大脚了,现在:P 穷人自当省点花)
2、每天拿2小时左右的时间浏览网页
3、每天拿1小时左右的时间,找到细节点去研究,写相关blog

资源:20本必读的用户体验书目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交互之路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570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