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 News & Acitivities
Back 
臺灣IC通路商與港商一較長短
臺灣IC通路商與港商一較長短 華北、華東搶得先機可期


臺灣IC通路商自7、8年前起,就開始持續針對大陸市場進行布局,而5年前更是幾乎全數進駐。但在2、3年前的時空背景因素下,遭遇半導體景氣崩跌、以及本身錯估形勢擴充過速的問題,讓不少臺灣IC通路商在大陸市場摔了一跤。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這幾年的調整、教育市場,臺灣IC通路商發展大陸市場的時機已較先前成熟許多,甚至可說,相對於早先卡位的香港通路商或是近來積極搶進的Avnet等美國通路商,臺灣IC通路商明顯更具有優勢。

以大陸制造業最早開發的華南地區來看,由於地緣的因素,早期都是由香港通路商掌握此一市場的生意,同時也有很多非正式代理的小型貿易商混雜其間,使得華南地區的IC通路市場就猶如戰國時期般,處於一片打混戰的狀況。但自2003年開始,也許是因為部份元件缺貨、漲價的關系,再加上臺灣IC通路商積極調整策略、深耕市場見功,讓華南地區的IC通路市場開始進入正規戰的競爭態勢。因為,當市場出現缺貨、漲價狀況時,非正規的貿易商根本無法提供穩定的貨源與交期,甚至在價格上也是波動劇烈。

但以臺灣IC通路商打正規戰的經營模式,下游廠商只要能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缺貨、漲價這樣的緊要關頭,臺灣通路商多還能提供穩定的貨源與價格,不至於對下游廠商營運造成過於激烈的影響。而這樣的轉變,正可凸顯出臺灣通路商的價值與戰斗力,也更有利於臺灣IC通路商持續在華南地區擴張市場佔有率。

由此可知,臺灣正規IC通路商在華南市場確實還有發揮空間。臺灣通路商過去基於風險考量,初期多不願意放帳給當地廠商,但是隨著市場步入正軌,下游廠商也開始重視通路商的必要性,整體經營環境已有改善,因此臺灣通路商也開始願意針對部份有潛力的客戶進行放帳,這也更有利於臺灣通路商搶佔當地市場。

但整體來看,華南市場對IC通路商在價值鏈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認識,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市場教育來告訴下游廠商,讓他們了解IC通路商的價值與重要性,因此臺灣IC通路商應該要聯合起來,持續在華南舉辦大型的展覽或研討會,藉此讓更多廠商了解通路商的營運特性,並建立起與通路商聯系往來的管道。

也因為大陸的半導體零組件代理銷售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性,因此除了臺灣通路商以外,基於地緣的關系,香港通路商則是更早進駐卡位的一群。雖然如Avnet等國際級通路商都已積極搶進大陸市場,但以其實際業績表現來看,其成長卻都不及整體市場的成長率。不過,目前在華南地區,臺灣通路商已至少可香港通路商平起平坐,甚至市場佔有率已略微超過香港通路商。

但與香港通路商相比,臺灣通路商除了過去伴隨臺灣電子業成長的經驗可供借鏡、交流外,在資金上的優勢也是香港通路商所不能及的。以IC通路的營運模式來看,憑藉著財務實力的資金戰將是最後決勝的關鍵之一。而香港通路商多是以現成生意為主,較不會做長期規劃,就此來看,臺灣通路商在長期經營下的苦功,將會創造出更多的機會。

而就目前大陸重要電子產業發展區塊來看,華南雖然暫時是以香港通路商的佔有率最高,但新興的華東、華北地區則因都是新市場,臺灣通路商開拓市場的立足點與其他通路商都是公平起跑,因此臺灣通路商不見得會落於人後。再加上近2年電子產業投資發展最快速的華東地區,例如上海、昆山、蘇州一帶幾乎都以臺灣資訊電子大廠為主,而臺灣通路商在既有往來關系支持下,再加上兩岸三地的運籌、配送、財務支援,都讓臺灣通路商有更好的競爭優勢。相較於此,香港通路商就不容易在華東地區施展身手。

不過,也因為華東、華北等地屬於新興的電子產業聚落,除外商與臺商外,當地下游制造商對IC通路商的印象都還模糊,不太了解IC通路商究竟能提供怎樣的價值與服務。以華北地區為例,當地廠商對IC通路商可說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就算是較早有電子產業進駐的華東地區,也有很多廠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找到IC通路商合作,因此臺灣通路商近1年持續針對此一重點區域,叁與當地大型零組件產覽、舉辦研討會,以爭取大量的媒體曝光率,並讓當地政府機關了解到IC通路商在電子產業價值鏈的地位與重要性。

特別是過去臺灣成功發展電子業的經驗,是大陸廠商非常想借鏡學習的對象,而IC通路商確實在臺灣電子業中扮演重要的夥伴角色,若能凸顯此一重點,則將更有利於臺灣IC通路商經營大陸市場。而以臺灣通路商在華東、華北成長可期的趨勢來看,預估明年起,臺灣通路商臺灣本土與直接、間接來自大陸市場的銷售金額將會達到平分秋色的水准。

對IC通路商而言,人纔是經營市場最重要的資源之一,而能在大陸市場做出點成績的通路商,過去在培養乾部人材上都花了不少錢與心思,但近來卻有新進臺灣通路商一開始就以倍數的薪資挖角。這樣的作法不但打壞市場行情,也讓通路商的成本昇高,除了人事成本外,以營業費用計算的當地辦事處稅賦也增加。另外,殺價則是臺灣通路商同業的帶去大陸市場的陋習。

事實上,臺灣通路商要在大陸市場尋求獲利成長,根本不需要透過殺價搶市場達成目標。因為,以大陸特殊廣大的市場特性來看,在許多既有基礎建設、產品設備數位化、電子化的轉換過程中,自然就有許多新的、好的商機跑出來,這些市場不但夠大、獲利也相當不錯。

除此之外,由於大陸本地的中小型電子廠多不具有自行開發設計的能力,而臺灣通路商近年累積的設計導入應用能力,正好可符合其實際需求,也因為如此,透過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合作模式,自然能讓通路商拿到較好的利潤。

 
 
2005-2-11
中国小尺寸FPC/FFC连接器供应有望增长50%
????
信驰和你共享工作的激情和乐趣
????
快速流览到所想查询的页面
 
Back
 
 
 ©2000 sencci.com All rights reserved.